灤醫(yī)科普
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,越來越多的影像檢查技術手段被應用。好多病人都會存在疑問,為啥到了醫(yī)院拍完片子還要做CT,做完CT還要做磁共振,既浪費時間同時又增加了費用,為什么不一步到位?
那么什么樣的疾病適合什么樣的影像檢查技術呢?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。
骨骼、關節(jié)疾病首選X線,如果是陰性,但臨床醫(yī)生高度懷疑外科骨折再選擇做CT,懷疑炎癥、腫瘤那就最好選擇磁共振,看肌腱、韌帶、半月板只能用磁共振;急腹癥病人首選X線片;年輕患者常規(guī)體檢或術前檢查首選X線。胃腸道造影則是對某些不能完成內鏡檢查患者的首選。
腦部疾患不能拍片子,要首選CT,比如腦血管病、外傷等,對于某些細小病變則檢出率較低,磁共振則能更好的給與補充診斷。胸部疾病CT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其他任何檢查不能替代。針對冠狀動脈或其他血管病變,CTA作為首選,有時甚至成為金標準。腹部疾病CT和磁共振則根據具體情況而定,當然,磁共振對于軟組織分辨率明顯高于CT。
需要注意的是X線、CT都是根據X線成像,對病人存在輻射,所以,孕婦、嬰幼兒則需謹慎,磁共振則不存在這個缺點。
磁共振對于急性腦血管病作用巨大,各種椎管內疾病,軟組織中組織間密度差別不大的疾病則優(yōu)選磁共振。當然,磁共振也有一定的弊端,檢查時間長,噪音大,對于體內含有某些金屬異物的患者則不能進行。
綜上述所,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影像檢查是必須的,有時會多個檢查同時進行,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充足的影像診斷依據。
撰稿:影像科 尹曉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