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入手術是一種通過導管或器械進入體內進行治療或診斷的醫(yī)療技術。無論是術前準備還是術后恢復,都需要患者和家屬了解一些基本知識,以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,促進患者自身病情恢復。那么,介入術前后需要患者及其家屬知曉哪些知識呢?
術前準備及注意事項
01術前準備
1禁食禁水
介入手術通常需要禁食禁水,患者應注意禁食禁水時長。全麻患者通常在術前12h禁食、術前6h禁飲,而局麻患者需注意術前一晚晚餐食量適宜,不宜過飽,并盡可能食用清淡流食,以避免出現(xiàn)食物反流情況;正式手術前,不可佩戴任何首飾、活動假牙,也不可涂抹指甲油,否則會影響術中病情觀察。
2藥物使用
術前醫(yī)生會詢問患者的病史和藥物使用情況,包括過敏史、慢性疾病和正在使用的藥物,患者及其家屬需要詳細且準確回答上述問題,以確保手術過程的安全性。
3個人衛(wèi)生
術前患者需要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清潔手部和術區(qū)皮膚,避免感染的風險。術前也需保證睡眠充足,盡可能保持平穩(wěn)和緩的身心狀態(tài);同時,處于經期女性若在介入術前或當天突遇經期,一定及時與相關醫(yī)護人員交流,以確定是否適宜開展介入術。
4術前檢查
患者根據(jù)病情狀態(tài)及類型,在醫(yī)生指導及評估下,完善心電圖、X光、血常規(guī)以及其他影像學檢查,并將檢查結果送至醫(yī)生處,確保評估全面。
02術前指導
1了解介入手術過程
手術前,醫(yī)生會向患者解釋手術的過程、風險和預期效果,患者應仔細傾聽,對介入手術有清晰的認識和期待;同時,醫(yī)護人員術前會仔細講述手術相關注意事項,患者及其陪護家屬也應詳細了解,積極提出相關疑問。
2心理準備
術前緊張和焦慮是常見的情緒反應,如果患者過于緊張或情緒壓力較重,可以主動與醫(yī)生和護士溝通,或與陪同家屬溝通,尋求支持和安慰,以減輕心理壓力。
03術前注意事項
1遵從醫(yī)囑
術前醫(yī)生會給出一些特定的指導和建議,患者應嚴格遵循醫(yī)囑,不要擅自停止藥物或改變飲食習慣。
2禁止吸煙及飲酒
吸煙和飲酒會影響術后愈合和恢復,術前應盡量避免這些不良習慣。
3做好相關準備
患者及其家屬可根據(jù)醫(yī)生診斷以及手術類型,詢問住院大致時長,術前準備好需要的個人物品及衣物,便于術后使用。
術后恢復指導
01密切觀察
術后患者需要密切觀察自身的情況,包括出血、發(fā)熱、疼痛等異常情況,及時向醫(yī)護人員報告。并嚴格遵守醫(yī)生的囑咐,按時服用藥物,控制飲食,在術后一段時間內,患者需要充分休息,避免劇烈活動和舉重,以免影響傷口愈合和康復。飲食調理 介入術后患者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,避免油膩、辛辣食物和過硬食物,以免刺激胃腸道,影響消化和傷口愈合。
02注意傷口護理
對于有創(chuàng)傷口的患者,需要注意傷口護理,保持傷口清潔干燥,定期更換敷料,并關注創(chuàng)口附近是否出現(xiàn)紅腫、滲血、滲液等情況,若出現(xiàn),及時處理,避免影響創(chuàng)口恢復。
03生活方式調整
患者術后應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,適當進行活動和體位轉換,在病情允許情況下,先進行被動肢體活動,在家屬或護理人員幫助下,活動四肢及關節(jié),隨后逐漸過渡至主動肢體活動,例如,散步、太極等,防止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縮,待病情基本恢復后,適當進行康復鍛煉,逐漸恢復肌肉力量。
04定期復診
對于介入術患者而言,術后定期復診十分重要,在復診期間,醫(yī)生會根據(jù)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評估,確定患者病情恢復程度,進而避免舊病復發(fā)。
介入手術通常不需要開放患者的身體,而是通過皮膚切口或自然孔道插入導管,將器械引入體內進行操作。因此,適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和診斷,包括但不限于血管疾病、腫瘤、心血管疾病、泌尿系統(tǒng)疾病等。但是,該術式存在一定風險,如出血、感染、血栓形成等,需要患者術前配合醫(yī)護人員,完善指征評估,并了解介入術前術后的基本知識,積極配合醫(yī)生的治療和護理,有助于患者順利度過手術期和恢復期,減少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,提高治療效果。
撰稿:介入科 張建